18日下午,记者走进位于宿迁经济开发区内的江苏渔歌子家具有限公司,占地136亩的厂区内建起了多幢现代化标准厂房,车间内工人们紧张而娴熟地忙碌着,5000平方米的仓库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床垫、沙发等产品。见到潘喜春时,他正与客户洽谈,微胖的身材,头发微卷,戴着一副近视镜,举止间散发着自信与从容。
从家庭作坊到租赁厂房,再到拥有自己的现代化标准厂房,一路走来,潘喜春感慨万千。
出生于木工世家的潘喜春,出了学校门就开始学做木匠手艺。1997年,有浙江人来到宿迁手工做床垫,他觉得这是一个前景非常看好的挣钱路子。于是,他就经常抽空去偷偷地学,然后在家中悄悄地摸索着做。他发现,做床垫不仅好卖,而且利润极高,一天至少可赚500块钱。渐渐地,他发现手工制作虽然赚钱不少,但不如机器生产来得快。
1999年,潘喜春购置了串簧机和围编机,并高薪从广州聘请三位技师。机器、技术有了,他开始琢磨怎样将场地变大些。“当时就在三棵树乡。”潘喜春笑着说,他在三棵树呆了近10年,也就是在这期间,他赚到了“第一桶金”。
2008年,渔歌子家具生意蒸蒸日上,但潘喜春没有沾沾自喜,他把目光聚焦到宿迁经济开发区标准厂房。“那里有土地,有厂房,周边企业林立,配套齐全,适合企业扩大发展。”2008年下半年,渔歌子家具来到了开发区标准厂房,开启了新的征程。
技术创新、品牌战略始终是潘喜春成功创业的法宝。2009年,他毅然在宿迁经济开发区标准厂房附近买下了上百亩土地,建起了多幢现代化标准厂房,引进国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,进一步扩大了产能。对于技术研发与创新,潘喜春毫不懈怠,他从全国各地聘请了一批设计人才,针对不同地区研发出不同款式的家具,并选用优质天然的材料进行加工,将健康理念灌输到产品生产中。
来源:中国江苏网
微信扫一扫 装修没烦恼